截至2019年末,全国共有融资租赁公司12,130家,比上年增加353家,同比增长3%。其中金融租赁公司仅70家。在万余家融资租赁公司中,约72%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、停业状态,部分公司经营偏离主业,给行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。2019年行业首次出现注册资本减少的现象,可能清理空壳公司有关。本文从发债的融资租赁公司入手,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、监管态势、发债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,并提出了信用打分卡模型,65家融资租赁公司大致可分为五档。
关键词:融资租赁行业 发展现状 打分卡模型 发债
一、行业发展
融资租赁公司从注册类型可以分为金融租赁、内资租赁及外资租赁。金融租赁公司准入门槛相对较高,由银监会进行前置审批后方可成立。行业经过2011年至2017年的快速发展后,现已步入平台期。截至2019年末,全国共有融资租赁公司12,130家,比上年增加353家,同比增长3%。其中金融租赁公司仅70家。在万余家融资租赁公司中,约72%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、停业状态,部分公司经营偏离主业,给行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。2019年行业首次出现注册资本减少的现象,可能清理空壳公司有关。
从融资租赁余额来看,2019年较上年微增。金融租赁、内资租赁及外资租赁余额基本相当,其中金融租赁占比略高(2019年末为37.62%)。2019年外资租赁余额维持存量,金融租赁及内资租赁少量增加。
二、监管态势
过往融资租赁处于分类监管的状态,金融租赁由银保监会监管,内资及外资租赁由各省商务部实施属地监管。2018年商务部办公厅下发《关于融资租赁公司、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商办流通函【2018】165号),融资租赁公司监管职能移交至银监会。2020年6月银保监会正式下发《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办法),有以下几大看点:
1. 明确融资租赁监管为银保监会与省级政府、省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分工合作。其中银保监会制定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经营和监督管理规则;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,实施监管管理,处置融资租赁公司风险;省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负责对本地区融资租赁公司的监督管理。
2. 集中度指标向金融租赁公司看齐。新增单一客户及单一集团融资集中度、单一客户关联度、全部关联度要求。单一客户融资集中度不超过净资产的30%(以下比例均为净资产占比),单一集团融资集中度不超过50%,单一客户关联度不超过30%,与《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(2014年第3号)》相关规定保持一致。
3. 风险资产放大倍数由过往的10倍下调至不超过净资产的8倍。
4. 新增业务限额指标: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,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20%;融资租赁和其他租赁资产比重不得低于总资产的60%。“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不超过资本净额的20%”,该项规定与金融租赁公司相关规定一致。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限额,或与限制ABS出表、放大经营杠杆有关。
总体来看,融资租赁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在客户集中度、关联度等方面保持一致,呈现监管趋同的态势。
三、发债主体分布
剔除仅发行私募或ABS等信息不可得的主体,本次纳入分析的租赁公司共65家。从主体评级分布来看,AAA级45家,AA+级11家,AA级7家,AA-级为2家,高评级主体占比较高,金融租赁公司相对更为优质。
从股东背景可将租赁公司分为:银行系(金控系)、厂商系及第三方。从分析样本来看,银行系22家,均为金融租赁;金控系11家,其中8家为融资租赁;第三方11家,其中9家为融资租赁;厂商系21家,其中17家为融资租赁。
该分类非绝对,部分呈现融合的态势,如越秀租赁同为金控系及第三方租赁公司。部分厂商系公司其集团内或产业链项目占比不超过50%,更多的为市场化业务,在一定程度上兼具第三方租赁公司特征。值得关注的是,非银行系金融租赁虽可以开展同业拆借等业务,但缺少母行背景,在货币市场上融资优势并不明显。
(一)大部分主体经营尚属稳健,仅中信富通资不抵债,暂无违约案例。
从实收资本来看,前十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及融资租赁各半。头部租赁公司中3家为上市公司,均为H股上市。
从经营规模及风险指标来看,大部分租赁公司总资产超过200亿,不良率在2%以下。大部分租赁公司总资产介于2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,2000亿以上的6家,其中总资产最大的为工银租赁,2019年末总资产为2712.09亿元。不良率2%以下的合计61家,拨备覆盖率低于100%仅8家。
五级分类中关注率披露不充分,取得数据的仅55家,其余未披露相关情况。2019年关注率5%以上的14家,其中远东、银海、长城、建信、昆仑、中交、浦银、信达关注率均超过6%,工银、民生、徽银、国银租赁关注率均超过5%。关注率偏高的主体中不乏行业龙头企业,鉴于不同公司五级分类标准及执行尺度不一,如部分公司仅在逾期后甚至是逾期多次后方纳入关注,横向可比性不强。
以远东为例,2019年关注率11.06%,较上年压降0.84%。结合母公司远东宏信2019年度报告披露的信息,逾期30天以上生息资产比例1.29%,略高于不良资产率1.11%,不良资产率对逾期30天以上占比覆盖比率较高。逾期30天以上的部分进不良,部分进关注类,关注类的85%分布在1至2个月逾期。关注类资产主要分布于城市公用、文化旅游、医疗健康及工程建设(分别占比29.7%、21.65%、21.36%、10.62%),调为关注类的原因为客户流动性偏紧、短期偿债压力加重等,侧面了解其客户类似以城投平台为主。此外,企查查显示其裁判文书涉及总金额为27.54亿元,约为租赁余额的1.46%。综上,整体判断关注类资产主要为审慎性地纳入。
(二) 对照监管指标,部分客户存在整改压力,主要为客户集中度及关联度超标。
单一客户集中度已取数据共51家,其中超过监管规定指标即30%有6家,即国网、国新、华电、银海、太钢及中建投租赁,均为融资租赁公司。除太钢、银海所有者权益偏小外,其余超标的融资租赁公司实收资本均在20亿元以上,单一客户集中度超标,与其获客能力受限有关。从关联度来看,国网租赁全部关联度65.05%,华电租赁单一关联度69.11%,太钢及大唐租赁以集团内业务为主,未来业务存在整改的压力。从2019年末数据来看,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放大倍数均在8倍以内。
(三) 此外从短期流动性比率来看,资质分层不明显。
外评模型将高流动资产/短期债务作为评估其流动性风险指标纳入评级体系,但从已获数据来看,信用分层不明显。融资租赁公司获利的来源之一为期限错配,部分公司维持极低的流动性比率,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货币市场融资能力较强。而部分公司流动性比率较高,并不意味着其流动性风险较小,可能与融资能力极弱,被动提高有关。负债端实,而资产端不明,流动性风险与其资产质量、快速融资能力息息相关。已取数据33家,其中15家流动性比率在10%以下,最低的为渝农商租赁,流动性比率仅为0.98%,但其母行渝农商能在必要时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。流动性比率超过40%的为江苏租赁、芯鑫租赁及中飞租赁。此外,资质较弱的晨鸣租赁流动性比率为24.4%,截止2020年3月末,该司租赁资产逾期率8.89%,融资渠道包括关联方应付款51亿元及金融机构借款3.3亿元,其外部融资能力极弱。结合其资产质量及快速融资能力,其当前的流动性并不优于指标远低于其自身的其他公司。
四、信用评估模型及结论
融资租赁业务具有“类信贷”的特征,获利来源为息差,其信用评价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获客能力、风险管理及融资能力。一方面,其资金来源包括股东投入及债务融资,融资成本是公司竞争优势的方面之一;另一方面其资产端盈利能力与租赁规模、收息率、资产质量等息息相关。故构建打分卡模型如下:
注:
1.负面清单分为重大、一般及非重大三类,对于归为重大负面,直接认定为C级,一般类扣分范围为0-30分,非重大扣分范围为0-10分。
2.评级模型可以引入流动性风险指标——高流动性资产/短期债务,并结合其资产质量、融资能力一并考虑。
信用评价的难点在于资产质量的横向可比性存疑,现能获取得的数据为不良率、关注率(不完整)等,且各公司五级分类标准及执行尺度不一,故实际评价中除不良率外,还需结合负面清单综合评价如重大风险事件、诉讼金额、融资受限等交叉验证。
经综合评价,65家融资租赁公司大致可分为五档,明细如下:
第一档:工银租赁、平安租赁、国银租赁、农银金融租赁、招银租赁、交银租赁、远东租赁、建信租赁、中航租赁、兴业金融租赁、海通恒信、昆仑租赁、华夏金租、中交租赁、越秀融资租赁、苏银金融租赁、江苏租赁;
第二档:融和租赁、华融租赁、光大金融租赁、国网租赁、外贸租赁、民生租赁、浦银租赁、国新租赁、长城租赁、信达租赁、中远海运租赁、国控租赁、青岛城建租赁、华能天成租赁、招商租赁、芯鑫租赁、徽银金融租赁、海晟金融、中铁金租、永赢金融租赁、太平石化金融租赁、珠江金融租赁、洛银金融租赁、中广核租赁、国药租赁、北银金融租赁、苏州金融租赁、冀银租赁、中建投租赁、渝农商金融租赁、;
第三档:河北金租、中国华电租赁、狮桥租赁、大唐租赁、君创国际融资租赁、哈银金融租赁、中国康富、国泰租赁、中飞租;
第四档(资质偏弱):文化科技租赁、渤海租赁、晨鸣融资、杭州金投、上海大唐、银海租赁、聚信租赁、太钢租赁;
第五档(风险客户):中信富通。
来源:债市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