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金租 | 今年将把70%的资金投放到零售端

来源 | 新华财经客户端

作者 | 记者李亭



一季度新增投放同比增长80%,其中普惠业务同比增长近100%…… 近年来,民生金租启动转型升级引擎,车辆、通用设备等普惠业务投放快速增长。民生金租为什么要坚持普惠租赁转型?如何定位普惠租赁?普惠租赁与银行普惠信贷怎样形成错位互补?企业普惠租赁业务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?记者专访了民生金租总裁孔祥歌


“今年将把70%的资金投放到零售端”


今年一季度,民生金租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普惠租赁成绩单:新增投放同比增长80%,其中普惠业务同比增长近100%。“普惠租赁已经成为民生金租业务增长的主要引擎,今年我们将把70%的资金投放在零售端,继续做优普惠租赁 。”孔祥歌说。


成立于2008年的民生金租是国务院确定试点的首批银行系金租公司之一,在飞机、船舶租赁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。截至2022年末,民生金租公务机板块资产规模达80亿元,机队规模超过60架,处于行业绝对领先水平;船舶板块资产规模达330亿元,船队规模超过203艘,是国内头部船舶租赁公司。


在机船领域形成专业化优势的民生金租,为什么下大力气转向普惠租赁?


2022年,银保监会下发《关于加强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务合规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》(简称“金租12号文”),引导金融租赁公司找准市场定位、实现差异化发展,明确提出推动金租公司转型发展。


“金融租赁不能走‘类信贷’的老路,要‘真做租赁,做真租赁’。金租公司不转型没有出路。”孔祥歌说,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,绿色租赁、设备租赁、普惠租赁是金租转型的三大方向。其中普惠租赁是目前民生金租正在实践的方向。


孔祥歌说,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痛点。近年来,民生银行将小微金融作为全行的战略业务,精准滴灌中小微实体经济。作为集团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环,民生金租要做的就是找准定位,抓住设备和普惠这两个核心点,发挥好自身优势,走出一条差异化、特色化的普惠转型之路。


孔祥歌介绍,在做强船舶、飞机租赁的基础上,民生金租在2017年和2022年,先后将车辆零售和小微企业通用设备定位为全公司战略,并逐步形成商用车、工程机械、乘用车、通用设备租赁“四轮驱动”的业务格局。


截至2022年末,民生金租总资产规模1744亿元,新增投放517亿元,净利润10.5亿元。2022年的新增投放中,零售与小微类租赁业务占比达62.10%,占比接近三分之二。



01

摒弃“类信贷”,与银行服务形成错位互补


“金租12号文”明确提出,金融租赁公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要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,摒弃“类信贷”经营理念,突出“融物”特色功能,与传统银行业务实现差异互补。


如何把握普惠租赁的定位?孔祥歌认为,普惠融资租赁与银行普惠信贷是天然错位、竞争互补的关系。做好普惠租赁业务,更有助于金融租赁充分发挥与银行信贷产品错位、补位的竞合作用,形成有序竞争的金融供给格局。


孔祥歌说,银行普惠信贷仍未能完全打破抵押品桎梏,并存在严格的抵质押率要求,无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产实力弱的业务堵点。近年来,银行普遍推出经营贷等信用贷款产品,虽无抵押要求,但总体金额较小,期限较短,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购置生产设备的资金需求。


而融资租赁依托租赁物实现以物融资,与银行要求的设备抵押有很大不同,在租赁物价值以内,有着灵活的融资比率策略。一方面,可以提升融资金额,满足小微企业设备融资需求;另一方面租赁融资的租期较长,可以极大缓解小微企业还本付息压力。


孔祥歌举例说,比如小微企业要采购一套100万元的设备,融资租赁以设备租期结束后的残值作为评估手段,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90万元的设备采购资金,对小微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。截至目前,民生金租已在全国范围内为大约2000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超过30亿元的设备购置及更新融资服务。


同时,租赁公司能够通过掌握小微企业核心生产设备,切实做到以物避险。“租赁物是判断风险、做好风控的核心立足点。普惠租赁业务虽然单笔规模小,地域分散,但租赁公司能掌控高价值租赁物,并且租赁物二手市场发达,有利于资产处置,这是普惠租赁的优势,也考验金租公司的资产处置能力和专业化能力。”孔祥歌说。


“直租”等自营业务被业内视为专业化的代表。近年来,民生金租大力发展直租业务,以乘用车为例,截至2022年末,乘用车自营业务累计投放突破70亿元,而取得这个成绩仅用了15个月。



02

活动公告